QQ交談
鐵礦山企業、自有礦山的鋼鐵企業呼吁已久的鐵礦資源稅調降,終于在2015年5月1日開始實施。
雖然對上述處于進口礦大幅降價和鋼市持續低迷夾擊下的企業而言,這一政策力度可能有限,但畢竟體現了財政部對資源稅的重視和調整思路。
面對經濟下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本不應局限于擴大開支、刺激投資,靈活有效的稅收政策調整,更是其中的題中應有之義。不過作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資源稅還大有文章可做,理應發揮更大的作用。此次降低國內鐵礦山資源稅,應該僅僅是開始。
隨著全球經濟從2010年逐步回升,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仍將會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對鐵礦石的需求呈增長態勢。但是從近年世界經濟的表現情況來看,發達經濟體特別是歐洲和日本經濟復蘇和增長遲緩,對鐵礦石需求的恢復和增長并不明顯,而美國經濟增長較為穩健,但對鐵礦石需求的增長幅度比較有限。總體而言,全球鐵礦石需求整體上保持了一個溫和的上漲趨勢。
經歷了數十年快速的發展,目前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期,即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經濟增速的下滑使得鋼材需求增速放緩明顯,鋼鐵工業也進入深度調整期。產能過剩嚴重成為行業的難題,鋼廠面臨產品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降本增效的迫切任務,加之國家節能減排,環境治理的嚴格要求,整個行業面臨發展的困境。然而作為工業基礎的鋼鐵行業,雖然發展增速放緩,但超過11億噸的產能,以及8.2億噸的粗鋼產量,中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需求國。
在宏觀經濟增速進入較低增速的新常態下,下游鋼材需求將放緩,鋼價低位運行也成為常態,企業競爭激烈、盈利微薄、經營困難格局難改,減產停產情況也較 為常見,因此預計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增幅有限,預估產量增加在500-800萬噸,粗鋼產量達到8.3億噸左右,同比2014年增幅僅為0.8%。生鐵產量已在峰值,2015年變化或略有降低,在7.1億噸左右。由此預計2015年中國鐵礦石需求難以上漲,約在11.4億噸左右。
長期來看,國產鐵礦石由于較高的生產成本而失去競爭優勢,部分高成本礦山已被迫減產甚至關停,2014年約有20-30%的礦山企業停產。2015年也未見市場有好轉跡象,還需要政府進一步調整政策的合理性,也需要國內礦山“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到否極泰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