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創下年內次低水平。同月工業用電量同比僅增長2.8%,較上月下滑2.5個百分點。當前社會總需求增長仍顯乏力,投資增速繼續回落,消費增速總體平穩,出口較快增長。9月和10月央行通過MLF投放基礎貨幣7695億元,并未有效傳導至商業銀行的貸款,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然偏弱,不過商業銀行對基礎建設和國家重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
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疲弱,預計11月PPI同比降幅還將擴大
2014年10月CPI同比增長1.6%,較上月持平,處于近4年低位。由于鮮菜、鮮果、蛋、豬肉等供應充足,當月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2%,非食品價格上漲動力不足,預計短期內物價仍維持低位。10月PPI同比下降2.2%,降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持續32個月負增長,工業通縮壓力加劇。PPI對CPI有一定傳導作用,隨著PPI不斷走低,對CPI也會形成下行壓力,為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提供了空間。
由于油價下跌及部分行業去產能,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持續疲弱。10月大宗商品價格指數(MyBCIC)996點,創下年內新低,同比下降5.68%,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11月上旬MyBCIC報982.5點,同比下降7.25%,降幅繼續擴大。考慮到MyBCIC的變化一般會領先PPI1-2個月,預計11月PPI同比降幅還將擴大。
圖一:MyBCIC與PPI同比增速走勢
10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創年內次低水平,家電、汽車銷量低迷
2014年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創下年內次低水平。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8.5%,較上月下滑0.6個百分點,是拖累工業經濟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當月,用鋼量較大的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電子設備等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均較上月下滑。
此外,10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6.5%,較上月下滑2個百分點,房地產市場調整對其影響還在延續。同月汽車銷量198.72萬輛,同比僅增長2.82%,延續低速增長。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10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5.0%,比上月上升了9.2個百分點,處于警戒線水平以上,顯示車市總需求減少,庫存壓力加大。
根據月初公布的中國制造業PMI指數,10月下滑0.3個百分點至50.8%。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及新訂單指數擴張放緩,尤其是新訂單指數連續三月下滑,新出口訂單指數重回收縮區間,產成品庫存指數收縮放緩,對原材料采購再趨謹慎。整體來看,由于國內制造業需求繼續放緩,對板材及特殊鋼品種造成較大影響。
圖二:中國制造業PMI及分項指數走勢
房地產、制造業等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基建投資增速回暖
當前社會總需求增長仍顯乏力,投資增速繼續回落,消費增速總體平穩,出口增速雖然回落,仍保持雙位數增長。鋼鐵行業也呈現出內冷外熱的表現。2014年10月全國粗鋼產量6752萬噸,同比下降0.3%,26個月以來首現負增長。不過,10月全國鋼材出口量855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全年突破8000萬噸沒有懸念。
2014年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9%,增速較1-9月下滑0.2個百分點,主要是房地產、制造業等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由于國慶節后政府放松首套房認定標準,對改善型購房需求形成利好,10月樓市銷量有所回暖。當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136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減緩8.7個百分點。同時,房地產企業拿地意愿有所回升,當月房地產投資增速反彈至11.8%,結束了連續四個月的下跌。
不過,2014年1-10月房地產企業國內貸款同比增長11.1%,增速較1-9月下滑0.7個百分點,顯示國內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信貸并未加速投入。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9月末增加1091萬平方米,增幅還在擴大,預計后期房地產企業仍以降價促銷為主,樓市回暖態勢尚需鞏固,后期房地產投資增速或在底部波動。
在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制造業去產能化,企業投資意愿降低,加大經濟下行壓力的形勢下,政府對基建投資力度有所加大。2014年1-10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長22.6%,增速較1-9月回升0.4個百分點,結束連續四月下跌態勢。
圖三:房地產、制造業、基建投資增速走勢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基建投資受到財政收入的影響較大,10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月回升3.1個百分點,對基建投資有所拉動。不過,后兩個月,受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擴大營改增增加減稅、去年收入基數逐步提高等影響,中央財政收入增長仍較困難,地方部分省份收入增幅有可能回落,后期基建投資增速雖有望繼續回暖,但壓力仍存。
圖四:財政收入與基建投資增速走勢
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央行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2014年10月M2同比增長12.6%,較上月下滑0.3個百分點;M1同比增長3.2%,較上月下滑1.6個百分點,兩者增速差進一步擴大,暗示了實體經濟活期化程度持續下行。根據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貨幣增速放緩有以下幾個因素:銀行同業業務融資等出現較快收縮,從而減少了貨幣派生;銀行發行債券、股票以增加資本金時,會反向減少全社會存款,從而減少貨幣供給;月末存款偏離度考核,減少了商業銀行“沖存款”現象。
圖五:M1、M2增速走勢
數據顯示,貨幣增速放緩與社會融資總量變化是吻合的。2014年10月社會融資規模為6627億元,比上月少4728億元,比去年同期少2018億元。其中,10月表內融資新增規模4767億元,同環比均出現下滑。銀行表外融資繼續收縮,10月減少1251億元。直接融資持續擴大,10月融資2696億元,創4個月以來新高。
圖六:社會融資規模分類走勢
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483億元,低于市場預期。當月企業貸款環比下滑30%,降至3890億元,主要是新增短期貸款大幅下滑至179億元,與之相反的是票據貼現放量上升。雖然中長期貸款連續5個月保持2000億元以上規模,但是在信貸額度較松的情況下,環比出現放緩。一方面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銀行風險偏好下降,把貸款額度用于票據貼現;另一方面,顯示銀行對基礎建設和國家重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這類貸款多為中長期。
隨著政府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貨幣運行上體現為M2增速的回落,總體仍處在13%左右的目標范圍內。從《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來看,后期央行仍將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
一方面,今年央行不斷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通過PSL、SLF/MLF、再貸款、定向降準等操作投放基礎貨幣,對小微企業、新興產業等加大金融支持,并下調正回購利率引導市場利率。另一方面,10月份以來,政府先后出臺促進投資、消費、進口增長、內貿流通等多項重大政策,尤其是發改委對鐵路、機場等基建項目集中批復,意圖穩定經濟增長。
總體來看,國內經濟“弱增長、低通脹”形勢,導致鋼材市場心態有所趨弱。家電、汽車等制造業銷量的低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下滑,都顯示了鋼市需求疲弱態勢不改。當然,從基建投資回暖的情況來看,政府穩增長的力度也有所加大,但全面刺激的政策年內難以出臺。受華北地區限產影響,11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163.49萬噸,連續兩旬低于165萬噸,導致鋼鐵行業供給收縮快于需求。不過,隨著APEC會議結束,鋼廠陸續復產,加上螺紋鋼等品種盈利尚可,引發市場對供給壓力加大的擔憂,預計短期鋼價或弱勢調整。
相關閱讀
生鐵:是穩中上漲,交投好轉
29日煤焦市場簡訊匯總
華南廢鋼:市場逐步休市,廢鋼穩中偏弱
29日全國鋼坯市場收市盤點
進口礦日評:礦價震蕩運行 市場交投縮減
28日鐵礦石行情:價格整體走跌 后期震蕩偏弱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