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昨日表示,同意國家開發銀行籌建住宅金融事業部,并將指導國開行不斷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力度,有效管控風險,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為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解決我國中低收入家庭困難,健全住房保障和住房供應體系,促進實現住有所居目標,國務院“十二五”規劃提出,五年期間將新建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2013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提出了五年1000萬戶棚戶區改造計劃,但是資金來源成為回避不了的問題。
在當前房地產風險較大的背景之下,不少商業銀行都不愿意將資金貸給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原因在于這些項目“利潤低,風險高,還款周期長”。如此一來,有著天然優勢的國開行最終被選定,這家世界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截至2013年底已累計向保障性安居工程發放貸款6235億元,貸款余額4363億元,同業占比近60%;業務覆蓋30省(區、市),惠及835萬戶中低收入家庭,僅今年前4個月,該行就向棚改項目發放貸款1079億元,同比增長388%。
為何選擇事業部模式,有分析人士稱,事業部安排打開了巨大空間,原先國開行走的是商業化之路,再獲取等同國家信用的低成本金融債融資,法律上是有瑕疵的。而一旦選擇事業部制,通過發行住宅金融專項債券,這一明顯帶有政策性金融性質的專項債,然后借助國家信用,國開行可獲得相對低成本的融資。
此前,國開行行長鄭之杰就曾給出住宅金融事業部的規劃,即國開行將設立三個專項,引導社會資金,創新服務方式,當好綜合金融協調人,推動設立專項貸款,專項債券,專項基金。一是用好棚改專項貸款、過橋貸款等政策性工具,確保每年發放貸款60%以上,投入新型城鎮化建設;二是依托國家信用以市場化方式發行住宅金融專項債券,同時配合地方政府發好市政債,做好證券發行工作;三是由國開行總行或子公司國開金融設立城鎮化發展專項基金,通過投貸結合,引導商業銀行、保險、社保等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化建設。
中信證券的一位債券分析師指出,鼓勵商業銀行、社保基金、保險機構等積極參與表明具有定點定向貨幣支持的特點,上述機構將預留專項資金用于購買該項債券,具有定向發行的性質,而且融資成本會比銀行間市場公開發行成本低。
至于對現有債券的供給,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微博)預計,國開行仍會按照央行批復的年度規模發行計劃發債,現有市場化發行的國開債和國務院部署的住宅金融專項債券都在總規模內,因此,暫時不會增加債券供給。
總體來說,國開行住宅金融事業部的成立,將為安居工程提供資金。銀監會表示,一方面能夠有效緩解棚戶區改造相關工程建設的資金瓶頸制約,另一方面是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對擴內需、轉方式、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