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求低迷,成本壓力不斷加大。
河鋼邯鋼煉鐵部以低成本經濟冶煉為標準,深入推進作業長制、積分制,積極實施優化高爐工藝指標等措施,使鐵前成本持續降低。10月份,該部成本比河鋼邯鋼下達的二臺階指標降低400余萬元,為整體效益最大化創造了條件。
強化管理 提高效率
精細管理制度是保障。
該部以作業長制和積分制為管理的手段,為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提供了制度保障。
9月份,該部完成作業區設置、作業長選聘配置等工作。10月份,作業長制在該部正式運行。該部作業區確定是由若干緊密聯系的班組組成的最基層的現場管理單元,作業區設置及作業長選聘方案最終確立為69個作業區,實行“一區一長”制。同時,按照河鋼邯鋼要求,該部加大各作業區作業長和職工的培訓,迅速提高能力和執行力。
該部推行作業長制,一方面,對車間有的放矢,向各作業區放權,賦予作業長們真正的生產指揮權、協作管理權和獎金分配權;另一方面,行使好對作業區的管理和服務職能,輔助部里做好對作業長的推薦選聘及量化考評,同時還要當好各作業區之間、作業區與廠部之間溝通與協作的“橋梁”,提高管理效率。
“推進作業長制,使企業管理重心下移,作業長承擔起更明確、更直接的責、權、利,成為現場基礎管理的核心。” 該部5號高爐車間主任王長華深有感觸地說。
積分制管理是該部管理中一個亮點。據了解,該部積分項包括勞動紀律、TPM管理、6S管理、安全、檢修加班等內容,根據職工崗位工作業績進行加減分、月小結、年總評。分值與當月獎金、年終評優直接掛勾,同時作為晉升崗位工資、技師、技術主管的依據。積分制猶如一把標尺,讓每項工作都落實到人,工作質量有了好壞之分。
在推行積分制之前,該部二燒車間由于工作責任劃分不明確,車間對各類責任事故考核均由班組職工均攤。都挨罰等于沒有罰,都有責任等于誰也沒有責任。舊制度的不合理,削弱了職工的干勁兒。
“實行積分制就不一樣,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問今天干什么。工作安排完,保準干得徹底又利索。我現在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抓燒結礦質量和設備巡檢上。”該部二燒車間丙班工長李金輝說。
“現在大家都暗自較勁,從‘讓我干’變成了‘我要干’。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該廠二燒車間技術員龐國朝說。
競爭在市場,競爭力在現場。該部在提高全員綜合素質的同時,還從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提升工作水平。他們將6S精益管理與環保標準控制結合,實現了現場環境的整潔美觀,為該廠的穩產、順行、降本、增效提供了保障。
優化工藝 降低成本
低成本經濟冶煉是煉鐵生產者的追求。
“為了整體效益,我們轉變了降本理念,由過去簡單追求指標改善向追求綜合效益最大化轉變,將降本的重點放在降低綜合成本上。”河鋼邯鋼煉鐵部8號高爐車間副主任侯健介紹說。在降低綜合成本的理念指導下,一系列有效措施得以制定、實施。
推行先進工藝。該部高爐操作者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微調布料矩陣、調整倒罐周期等操作,促使高爐爐內氣流穩定,煤氣利用率穩定升高,高爐燃料比連續刷新紀錄;推行低硅不低熱技術,長期進行低硅冶煉,鐵水硅含量穩定在0.32%左右,長期處于領先水平,為高爐穩定順行創造了條件。
在原料價格低、市場效益好的時候,高爐管理者有七分原料、三分操作之說。隨著市場成本壓力加大,河鋼邯鋼煉鐵部把原燃料管理當作一項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內容。該部各高爐每天對焦化配煤調整、輔助料場焦炭水分變化、焦化生產和燒結系統運行狀況等外圍變化提前了解,并通知爐內提前調劑,從而實行有方向性的調整。該部對槽下各種原燃料的監督實行數據化管理,建立燒結礦變料條預警制度,讓高爐操作者對原料情況心中有數。
良好的設備保障是高爐穩定順行的基礎。在設備管理上,該部對高爐實行定點定修制度,由過去損壞休風處理改為按周期檢修處理。為防止設備故障導致休減風,該部對關鍵設備都建立了臺賬,定點點檢、記錄和更換,降低了高爐休風率,保證了高爐長周期穩定順行。
對影響高爐成本的原燃料、動能等成本指標,該部細化分解并落實到人。該部還通過提高操作技能,提高了高爐煤氣利用率,降低了燃料比;爐外燒結礦多配吃含鐵料,降低了燒結礦成本,使綜合效益最大凸顯。
相關閱讀
昆鋼:縱深推進對標管理化危為機穩步發展
“多點開花”滿園香 ——首鋼水鋼開展QC成果工作小記
找差距 補短板 強弱項 ——記酒鋼宏興股份公司2020年對標對表工作
中國寶武綠色發展與智慧制造馬鋼現場會側記
綠色智慧進行時“綠”動馬鋼 “智”享未來
經營管理出實招 真抓實干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