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鋼集團公司2013年度技術創新成果中,煉軋廠開發的30MnSi熱軋盤條,為酒鋼鋼材家族增添了新成員。
所謂30MnSi熱軋盤條,是指含C量在30%左右,以Mn和Si為主要合金元素的熱軋盤條。這種鋼屬PC鋼棒,具有高強度韌性、低松弛性、與混凝土容易結合、可焊接性好、節省材料等諸多特點,因此在國內被廣泛應用于電桿、橋墩、鐵路等工程施工領域。
(一)
上世紀90年代,酒鋼曾經嘗試過30MnSi熱軋盤條的開發,當時因為工藝結構、設備裝備以及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制約,最終沒有成功。
進入2013年以來,持續惡化的外部市場形勢讓國內眾多鋼廠步履維艱,集團公司打響“三大攻堅戰”。曾經為酒鋼的發展創造過輝煌業績的煉軋廠,在新的挑戰面前,如何轉變經營理念,由原來的“規模化生產”向“批量化生產”轉變,從“銷售數量”向“銷售質量”轉變,通過新產品研發提高市場競爭力,搶占市場份額,成為該廠面臨的新使命。為了適應市場環境變化,該廠緊密結合客戶需求,開始在新鋼種研發上下功夫,以按照訂單生產為理念,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努力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經過市場調研后,煉軋廠結合市場需求,對30MnSi熱軋盤條再次發起沖擊。由該廠10余名技術骨干組成的研發團隊,歷經半年多,30MnSi熱軋盤條研發獲得成功。該科研成果獲集團公司2013年度技術創新成果三等獎。目前,30MnSi熱軋盤條已進入常規化生產階段。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煉軋廠共生產該產品12000多噸,主要銷往南方發達地區。
(二)
30MnSi熱軋盤條起源于日本,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我國,主要用于工業與高層民用建筑及港口、水利等工程。近年來,隨著我國沿海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業更是發展迅猛。但很多鋼廠由于受電力資源及原料短缺的影響,這種產品的產量還沒有達到生產能力。
因為已經實現連續兩年生產預應力鋼絞線盤條82B,煉軋廠在煉鋼和軋鋼工藝方面有一定的基礎和經驗,現場控制水平相對穩定。在研發過程中,技術人員利用煉鋼作業區現有的轉爐進行冶煉,采用LF精煉爐對鋼水進行精煉處理,提高了鋼水的純凈度,使鋼水成分、溫度均勻。
針對連鑄工藝,技術人員還采用全過程保護澆鑄,使鑄坯表面質量、鋼水的純凈度得到了改善,滿足了產品性能要求。煉軋廠連鑄作業區協理工程師楊軍說:“通過不斷技術探索和生產實踐,我們的30MnSi熱軋盤條生產工藝趨于成熟,質量合格率達到100%。接到訂單后,我們隨時可以組織生產。”
(三)
在30MnSi熱軋盤條研發初期,各項工作都比較順利。然而,讓技術人員感到意外的是,當產品第一次生產出來后,表面出現了結疤,質量不過關,給產品銷售帶來很大困擾。煉軋廠二高線作業區責任工程師金武俊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回憶說:“去年11月份,我們每天晚上現場跟蹤試驗。有一天晚上到凌晨三點,還找不出問題。第二天,全廠召開技術人員大會,從連鑄、精煉、轉爐、煉鋼各個工藝分析原因,采用新的配方,最終見到了實效。”
30MnSi熱軋盤條達到質量標準和技術要求后,煉軋廠派出技術人員,對客戶使用30MnSi熱軋盤條進行跟蹤觀察服務,對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回來后,煉軋廠結合工藝實際,做了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經過工藝試驗、擴大試驗和批量試驗三個階段后,產品實現達產達標,受到客戶好評,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
據了解,煉軋廠還有一些新的品種正在研發,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將陸續投放市場。金武俊說:“30MnSi熱軋盤條的開發生產,對增加酒鋼產品種類、拓寬銷售渠道、擴大產品銷量、增加經濟效益大有裨益。同時,可提高酒鋼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企業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