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交談
2021年1月4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馬鞍山一掃前幾日的寒潮“速凍”模式,艷陽高照,暖意融融,中國寶武綠色發展與智慧制造馬鋼現場會在這里舉行。
從韶鋼到寶鋼股份寶山基地,從武鋼有限、鄂鋼到八鋼,再到今日的馬鋼,大家互看、互學、互比,中國寶武綠色發展與智慧制造,從繁星點點逐步走向艷陽一片。
老企業煥發新光彩我們有壓力更有動力
隨著車輛從馬鋼幸福大道一路向前,車上的與會者不時發出聲聲贊嘆,不停地有人舉起手中的相機。參會人員中,很多都與馬鋼有著不解之緣,紛紛表示,“超乎想象,變化太大了”。
十年后故地重游,中鋼集團黨委委員、中鋼邢機(中鋼裝備)黨委書記、總經理薛靈虎由衷地感嘆:“了不起!充分說明老企業只要搶抓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的機遇,一定能煥發出新的光彩。”他說,近年來,中鋼集團下屬制造類企業也在推進數字化進程,但與寶武內兄弟企業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回去后,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按照中國寶武的要求,統籌做好整體規劃,抓緊推進落實各項工作,爭取盡快通過智慧制造培育出新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老馬鋼”,中國寶武總法律顧問蔣育翔和寶武水務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嚴華都感慨萬分。蔣育翔說,加入中國寶武大家庭后,馬鋼發展定位更加精準,發展思路更加清晰,邁上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今天回到馬鋼參加現場會,看到馬鋼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深感驚喜和驕傲。嚴華說,“進入視野的是一個嶄新的馬鋼、智慧的馬鋼、后勁十足的馬鋼,我為馬鋼取得的新成績感到高興和自豪。”
中鋼天源副總經理吳剛大學時到馬鋼實習過,當時生產線上剛有計算機,信息數據的采集還需要手工錄入。“20多年過去了,馬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智慧制造提升企業競爭力是必然趨勢。我們公司也屬于制造業,希望能夠加強溝通交流,學習馬鋼在智慧制造上的經驗。”
從現場參觀到實踐交流,馬鋼的變化讓太鋼不銹裝備能環總監石來潤感到既有壓力、更有信心。他說,馬鋼與太鋼有很多相似之處,雙方在管理、技術等方面始終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馬鋼的變化他們感同身受。下一步將對標對表、查漏補缺,不斷補短板、鍛長板,努力提升自己,在綠色發展、智慧制造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績。武漢耐材執行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李軍說,看了馬鋼智慧制造現場,感到十分震撼。馬鋼進入中國寶武后在智慧制造方面進步很快,一鍵操作、遠程控制、無人化工廠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作為綜合性鋼鐵企業緊密配套和服務的企業,武漢耐材倍感壓力。后續將進一步對標找差,提高綠色發展和智慧制造的水平,提升武漢耐材為鋼廠服務的水平和能力。
打破邊界深化變革 探索未來管控新模式
2018年6月,在中國寶武智慧制造工作會議暨第三期決策人研修會上,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指出,智慧制造不僅僅是基礎自動化升級改造、生產系統集中監控,還會對傳統的生產組織模式、供應鏈管理、商業模式提出全新挑戰,我們要有組織變革、業務再造的決心。直至今日,寶鋼股份寶山基地煉鐵控制中心、韶鋼智慧中心、鄂鋼操業中心、馬鋼冷軋智控中心等一批優秀實踐,無不印證了打破邊界、深化變革的重要性。
“通過智慧制造實現了操作室的集中整合,打破了管理邊界,加速了管理變革;各專業化公司在推進智慧制造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也使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寶武炭材黨委書記、董事長林秀貞說,當前寶武炭材擁有15個生產基地,分布在全國各地。寶武炭材從自動化、智能化到智慧化,一步一步穩步推進,效果顯著。下階段,會進一步探索“一總部多基地”管控模式,提升管控能力,同時通過對標找差協同各基地取長補短,持續提升各項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次會議讓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大衛看到了和想象中不一樣的鋼鐵,切身感受到了傳統的鋼鐵企業一旦插上了“綠色”和“智慧”的翅膀,可以極大地拓展發展空間和可能性,充分發揮生產服務協同性,真正促進共建鋼鐵生態圈。他說,這種顛覆性的變化不僅僅體現在廠容廠貌、工作環境的優化,更重要的是流程的優化、機制的變革、職工積極性的極大調動。對于企業來說,這既是提升生產經營績效的有力抓手,更為未來發展拓展了視野、積攢了后勁。未來重鋼集團將以綠色發展、智慧制造為抓手,按照中國寶武“一基五元”總體要求,融合好、貫徹好、推進好,力爭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中南鋼鐵總裁、黨委副書記李世平認為,綠色發展和智慧制造是制造業未來發展的不二選擇,中國寶武積極推進智慧制造,歷經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列。但技術不是終點,智慧制造的目標更應該是促進管理變革、組織變革,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韶鋼松山副總裁郭亮說,我們推動智慧制造,引領了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實現了“換道”超車。韶鋼正以“四個一律”為基礎,持續推動組織變革、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形成數字化運營、體系化管理、生態化協同的公司治理格局。
“通過智慧制造倒逼,對流程進行系統性改造,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資產效率和管理效率;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大大提高了現場管理、精益運營和用戶服務水平,直接提高了產量、質量,降低了成本;通過數字技術、5G智慧控制,有力引導多專業、全工序深度協同,催生基層組織快速變革和技術創新;信息化數字化過程中催生同一種管理語言的高效使用,加快了協同管理的形成;全面對標找差行動促進了大體系的比學趕幫超和深度協同,加快了中國寶武整合特別是同一種文化的快速形成和管理融合。”寶武特冶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章青云說,深深感受到集團公司推進綠色發展、智慧制造的深意,一系列的成功實踐也將讓我們未來綠色發展、智慧制造之路走得更堅強有力。
技術引領 建立我們未來的競爭優勢
現場會場,集團公司科技創新部發布了《中國寶武智慧制造行動方案(2021—2023)》,方案明確要布局智慧制造引領性技術,建立未來競爭優勢。
“如果說‘兩于一入’‘三治四化’是中國寶武綠色發展2.0版本的話,那么陳德榮書記、董事長在會上提出的‘以碳減排為核心的新綠色發展’就是中國寶武綠色發展的3.0版。”集團公司能源環保部資深高級專員林高平認為,中國寶武的低碳發展道路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2025年以前,以全面推廣當前先進節能工藝技術、進一步加大廢鋼使用量、不斷加大氣代煤和電代煤炭等舉措,實現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總量的雙下降,從而實現碳排放的逐年下降;2030年以前,通過不斷推進中國寶武國內鋼鐵產業布局的調整和冶煉工藝的優化、進一步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等舉措實現碳達峰,并不斷探索大幅減少碳排放的低碳冶金工藝技術;再利用20-30年時間,開發成功并應用革命性冶金工藝技術,實現零碳或低碳冶煉,并通過碳交易、碳匯等實現社會化減碳,中國寶武最終實現碳中和。
寶鋼資源總裁、黨委副書記陸克從認為,智慧制造主要是解決三個問題:鑄造精品,讓產品質量更優質、更穩定;流程再造、管理變革;成本控制,不斷降低成本。從這三方面來看,還要投入更大的力氣和精力,將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堅持技術引領,把“三治四化”“兩于一入”要求落地落實。
“所有的綠色和智慧都離不開技術創新”。寶鋼股份總經理助理兼中央研究院(技術中心)院長(主任)、黨委副書記吳軍說,從2019年1月韶鋼的第一次現場會到今天馬鋼的現場會,中國寶武綠色發展、智慧制造工作探索實踐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下一步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從綠色發展來看,要從產品綠色,即通過加大產品性能創新,提升性能,減量化使用,功能創新拓展應用領域,加大鋼材在各行各業的使用,為綠色發展作貢獻;進一步優化提升現有工藝流程效率,創新開發極致高效的工藝路線,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要面向未來,加速低碳冶金技術探索實踐。從智慧制造來看,要在現有基礎上探索智慧化升級,例如,如何將采集的數據真正為決策、質量、工藝效率的提升服務,如何讓大數據云計算能夠實現場景性應用,真正實現智慧化等,是我們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推進綠色發展、智慧制造,關鍵還要解放思想,統一認識,提高站位,總體布局,分步實施,解決好改造與當期發展的矛盾。馬鋼交材黨委副書記、總裁安濤說,馬鋼交材要建設全球軌道交通輪軸產業領軍企業,必須要用新技術整合技術優勢,形成可以推廣發展的技術管理模式。
經過現場會三年重點推進,寶信軟件在智慧制造方面積累了大量案例與經驗。中國寶武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寶信軟件(專務)副總經理錢衛東表示,寶信軟件將回頭看進行總結分析提煉,并結合中國寶武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智慧制造工作進一步深化、升級、創新。
從構想到現實,歷經探索、顛覆、革新……綠色發展、智慧制造各項實踐在中國寶武一個個一樣又不一樣的鋼鐵基地里,不斷生根、發芽,已開出各具特色的美麗花朵。相信經過新一輪的發展,當前的繁星點點必將迎來未來的艷陽一片。